發布時間:2016/1/7 閱讀:
4156次
大
中
小
由于受思維方式的束縛,國人在發展經濟問題上,多年來一直在苦苦追尋一種所謂的模式。其實,市場經濟下所謂統一的模式是不存在的。因為每個企業的情況不同,不可能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。如果硬要學習或推廣所謂的成功模式,實際上就是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。
過去我國計劃經濟的模式主要是從前蘇聯學習而來,而蘇聯的計劃經濟無論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成熟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
請看,蘇聯自1917年取得政權以后,先是鎮壓國內叛亂,后是衛國戰爭,然后恢復戰爭創傷,1958年以后,中蘇關系交惡,以至最后斷交。中國真正學習蘇聯經驗的時間并不長,何況這種在動蕩中產生的經驗其本身就很不完善。因此計劃經濟的模式在我國最終夭折了。
改革開放以后,我們開始涉足市場經濟。國家先后派出大批學者去西方國家考察學習,之后不斷有許多西方的管理理論經驗傳入中國,但企業界人士普遍有一個共同的疑惑,為什么專家學者介紹的有些外國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在中國不靈呢?
筆者以為,并非西方的管理理論經驗不好,而是因為我們今天學習的東西有些超前了。西方今天的管理理論是建立在二百多年經驗積累基礎上的,它與現代西方發達的生產力是相輔相成的,而我國剛剛涉足市場經濟,底子又很薄,大部分人員素質不高,現有的生產力只能適應與之相輔的生產關系。一個健康人的養身之術并不適合一個體弱多病的人。
這正如不準隨地吐痰在今天是正常的,而在原始社會人們連溫飽生存問題都沒有解決的情況下,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荒誕的。因此,企業領導人不必苛意追求迷信所謂的模式。只要適合你這個企業,你感到不錯的東西,有用的東西,就是對的、好的、應該發揚的。